历史走廊

雪州妇女组正式成立

1972年7月5日,雪州妇女组正式成立,由周宝琼担任主席;当年的马华总会长 陈修信倡议设立全国妇女组,并授命周宝琼筹备。

第一位华裔女国会议员

1975年6月14日,周宝琼当选我国首位华裔女国会议员 - 掀开马来西亚华裔妇参政的新页!

第一任全国主席 ~ 周宝琼

1975年8月7日,马华全国妇女组正式成立,周宝琼众望所归,被选为第一任 全国主席,林香莲受委总秘书,邓育桓为执行秘书、江雪霞为总财政。 当时马华妇女组在全国各地成立了60多个区会和200多个支会,注册妇女党员 4万多名。 马华全国妇女组拟定了本身的细则,各级妇女组主席自动成为各级马华的副主 席,同时规定每名妇女组党员必须申请粉红色党员证,奠定了妇女组的地位与 权力。

马华第一位票选中委

1977年党选,林香莲创造历史,成为马华第一位票选中委。

成立《马华妇女多元化家政经济推广中心》, 成为“妇女在教育”的基地

周宝琼上任后,积极推动妇女政治运动,推出《马华妇女组十大行动纲领》 、1977年10月3日成立《马来西亚妇女团结运动合作社》、12月3日成立《马华 妇女组多元化家政经济推广中心》

马华妇女组十大行动纲领

在各州开办母语幼稚园,推动母语及启蒙 教育;随后又开办幼稚园行政管理及师资训练课程等,这些努力较后成为80及 90年代鼓励设立托儿所,将幼稚园课程发展成CECE学前学院及远距课程的基 础。这些系列务实的努力,突显了妇女在政经文教各领域所作出的贡献。

1981年委首位华裔女性政务次长

进入80年代,妇女组继周宝琼突破性成为第一位华裔女国会议员后,在政治上 继续取得突破,1981年7月19日,周宝琼受委出任卫生部政务次长,成为大马 首位华裔女性政务次长。

1982年3月1日,实施《非回教徒婚姻》法令修正案, 为妇女权益奋斗

在国家政策上,马华妇女组争取修改《1976年非回教徒婚姻离婚改革法》修正 案终于在1982年3月1日正式生效。无疑为马华妇女组打了一支强心针,继续在 政府立法上为女性请命

1982年4月29日,周宝琼升任文化、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

1982年4月29日,周宝琼升任文化、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;吴莲芳中选为霹雳 州瓜拉巴里州议员,成为大马首位华裔女性州议员。

1982年提高妇女尊严影响力

周宝琼指出一夫一妻制的实施,能提高妇女在社会的尊严与影响力,同时也是华裔妇女在法理上能得到保护。

成功争取修改《1976年非穆斯林婚姻离婚改革法》

1973年,在马华妇女组首任主席丹斯里周宝琼的号召下,成功争取修改《1976年非穆斯林婚姻离婚改革法》,法令于1982年在国会正式通过,规定我国非穆斯林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, 以保障妇女权益。

第二任全国主席 ~ 邓育桓

1986年8月11日,邓育桓中选为劳勿区国会议员并受委为卫生部政务次长,林水 仙中选居銮国会议员,总秘书罗哲云则受委为马华第二位女上议员。

80年代期间,在妇女组力争之下,多项不利于妇女之法令 获得修改和通过

为了保障妇女的法律权益,马华妇女组在邓育桓时代,在修订法案工作 方面努力不懈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,《1958年遗产分配法令》、《1973年妇 女及女性保护法令》、《1961年未成年监护法令》、《刑事法典727条文》、 《1987年建议修改劳工法令》等不利女性权益的条文相继获得修订,《1994年 家庭暴力法令》也获得通过,大大提升了马来西亚女性的权益。

妇女组推动“妇女政治 醒觉运动”,唤醒女性对国家政 治的醒觉

1991年,邓育桓推动《新女性、新生活五大活动方针》,全方位提升妇女在文 化、家庭、社群及政治各领域的地位,在强化女性的政治力量及在各领域的均 衡发展上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1992年-成立女青年工作坊

1992年,马华妇女组成立女青年工作坊;女青年工作坊原为中央妇女组宣传组 (主任曾玉英)属下一个活动单位,1993年党选过后,妇女组增设女青年局, 女青年工作坊由女青年局直接管辖,成为国内首个设立女青年组织的政党。 在第一任主任郑洁慧的带领下,女青年通过各类知识性的生活营、团康活动和 下乡服务,吸引年轻和智性女性入党,为妇女组注入新血与生力军。曾玉英 受委编写女青年工作坊细则后,各州女青年局相继成立了女青年工作坊。

妇女组於90年代推动一系列的群众运动如 《女性前进运动》及《爱国大集会》

1997年2月23日,马华妇女组推展《女性前进运动》,在全国各地巡迥唤起女 性醒觉的群众大会。由1998年2月至5月,巡迥全国主办5000人至1万人的《爱 国大集会》,掀起一股《万众一心、共赴时艰》的爱国运动。

在 1998年,设立CECE学前高等学院,带动幼教事业迈向专业化

1998年1月13日,CECE高等学院成功取得教育部注册,同年12月20日获得设立 高等学院的准证,并与Edith Cowan大学正式签约合作开设远距课程,成为国内 第一所受到澳洲 Edith Cowan大学承认的学前师资训练学院,并提供专业学前师 资训练。

1998年《豪情万丈,笑傲 神山》登山活动合照

女青年在第二任主任周美芬的带动下继续发扬光大。出版女青年活动指南、 制作团康动作歌精选集卡带、《新猷》培训手册等;并于1998年,完成了 有史以来最大女性登神山队伍而被列入马来西亚纪录大全的《豪情万丈,笑傲 神山》登山活动。

第三任全国主席 ~ 黄燕燕

1999年,黄燕燕接任第3任全国妇女组主席, 带领马华妇女组迈向21世纪。

2001年《华裔妇女国家 振兴经济运动》推介礼

在促进国家经济的工作上,马华妇女组于2001年12月1日推动《华裔妇女国家 振兴经济运动》,号召妇女进军经济领域,协助妇女申请国家微型贷款计划, 并2007年11月24日创办《女企业家奖》,借此表扬杰出女企业家,鼓励更多妇女创业。

全国推广《弟子规》学习运动

在社会教育方面,妇女组于2006年7月30日在全国推广《弟子规》学习运动, 获得热烈反应。

提升年轻女性党员政治地位

马华妇女组于2006年8月26日在代表 大会上通过修改妇女组细则,规定各级妇女组必须保留一至二名各级代表大会 代表与委员的名额予35岁以下女党员。

创下历年来最多官职纪录

2004年首相敦阿都拉上台,国阵在全国选举中大胜,马华妇女组更是创下赢得 史上最多议席和官职的成就;黄燕燕、周美芬、陈仪乔、林美娇及曾亚英夺得 5国会议席;尤绰韬、陈清凉、黄雅兰、林其妹及刘丽玲赢得5州议席。

马华妇女组步入空前鼎盛时期

新内阁中,黄燕燕续任财政部副部长、陈仪乔受委国际贸易及工业部政务次 长、周美芬受委妇女、家庭及社会发展部政务次长;尤绰韬和黄雅兰受委为州 为行政议员,创下历年来最多官职纪录。马华妇女组步入空前鼎盛时期

首位女华裔部长

2008年大选后新内阁成立,黄燕燕在历经政治海啸洗礼的国阵与马华政治环境 下,出任妇女、家庭及社会发展部部长,成为我国首位女华裔部长;

第四任全国主席 ~ 周美芬

2008年10月17日,黄燕燕卸任全国妇女组主席,转换平台,竞选马华副总 会长,马华妇女组第4任全国主席由周美芬接任。

7大目标

了解更多

5大计划

了解更多

第一位入主旅游部的华裔女性部长

2009年4月9日,纳吉出任首相,内阁改组,黄燕燕受委马来西亚旅游部部长, 成为第一位入主旅游部的华裔女性部长。

第五任全国主席 ~ 拿督尤绰韬

2010年4月9日,在接任马华全国妇女组主席后,尤绰韬认为妇女组有自己的 使命和目标,因此其首要任务就是先稳定及团结妇女组。妇女组在其带领下 在全国各州举办了干训营,灌输妇女组同志马华妇女组的使命及定位,而更为 重要的是重新凝聚妇女组的力量。

打破两性参政隔阂,推广党内男女一家亲

为了让党更强大及协助广招更多年轻人入党,马华妇女组认为女青年应该要拥 有更广阔的平台,因此在与马青的协商下,修改党章,女青年除了是马华妇女 组的一员,亦是马青的一份子,打破了马华两性参政的格局,实现了男女一家亲

外籍配偶与孩童权益

马华妇女组在尤卓韬的带领下,积极争取外籍配偶与孩童 的权益。就此,马华妇女组先后拜访公积金局主席三苏丁,内政部及 妇女,家 庭与社会发展部并上呈备忘录,反映外籍配偶的权益问题。

重新规划马来西亚学前教育学院(CECE)

马来西亚学前教育学院(CECE)是由马华妇女组全国第2任主席拿督邓育桓创 立。然而,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,马来西亚学前教育学院面对亏损,准证及师 资问题。

第六任全国主席 ~ 王赛之

2013年12月21日,王赛之在众多妇女组姐妹的支持下,胜选成为马华妇女组 第六任主席

10大计划

2013年12月,王赛之出任马华妇女组全国主席后,积极推动《十大计划》, 务求让马华妇女组与时并进,自我提升,自我重新定位,奠定妇女组价值, 领导大马全体华社妇女,推动妇女建设,捍卫与提升妇女在正经文教各领域的 地位与权益。